10月17日是第二十三个国际消除贫困日,也是我国第二个扶贫日。每年的这个时间,也是盘点扶贫工作的好节点。
谈成就,数字或许是枯燥的,但却很有说服力。从2011年起,我国实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(2010年不变价)的扶贫新标准,2011—2014年累计减贫5221万人,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985元增加到6610元,增幅连续3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。今年我国有望连续第三年实现减贫1000万人以上。
新阶段,我国扶贫开发何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新成就?
制度优势——
习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抓扶贫,从中央到地方强力推动,提供制度保障
“一把手”带头抓,高位推动让扶贫难事不那么难。
但愿苍生俱温饱,不辞辛苦出山林。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介绍,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25次国内考察,其中14次涉及扶贫,7次把扶贫作为主要或重要内容,他连续3年第一次国内考察都是到贫困地区,有关扶贫的重要讲话20多次。今年,习总书记1月到云南,2月到陕西,6月到贵州调研考察扶贫工作,在延安和贵阳两次召开扶贫为主题的座谈会,发出了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动员令。李克强总理多次就扶贫开发作出重要指示,多次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,连续两年将减贫1000万人以上作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。汪洋副总理作为扶贫领导小组组长,亲自协调解决扶贫工作一系列重大问题。力度之大,前所未有。
“领导重视,难事不难,特别是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指挥,强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就、谱写新篇章。”刘永富深有感触地说。
上率下行。党中央、国务院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,传导到各级党委、政府和职能部门,汇集成强大的扶贫合力,有力推动减贫工作连创佳绩。
“1+N”政策文件出台落地,贫困群众获得“政策大礼包”。
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|
1、凡本网注明“中国江西网讯”或“中国江西网”、“大江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江西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“中国江西网讯[XXX报]”或“中国江西网-XXX报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江西网·XXX报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国江西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,不授权任何机构、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、截取、复制和使用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4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※联系方式:中国江西网 电话:0791-86849032
|
| 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赣B2--20100072 备案号:赣ICP备05005386号-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[2018]3167-034 (总)网出证(赣)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| ![]() | ||
![]() |